第一百三十六章 艺术,就是爆炸-《地窖里的朱元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直接用肉眼看肯定看不到。

    他们所在的地方离清军的驻扎地七八公里,除非他们出城去西城外的鹅岭山,不然望远镜都看不清楚。

    不过无人机不受影响。

    很快就有无人机飞手把此时清军在城外的驻扎画面传送回来。

    山腰处悬崖边,大地都仿佛渺小了许多。

    老朱在朱棣、朱云峰以及诸多卫士的陪同下到了边上。

    后世这附近早就成了风景区,上面都装了铁栏杆,防止有人掉下去。

    此时自然没有。

    因而众人离悬崖边稍远一些,先拿望远镜看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卫士带了椅子,三人坐下,围在一处崖下,眺望西方,看着密密麻麻的清军营垒。

    “看来鳌拜是上当了。”

    朱棣拿出平板,从无人机视角高空俯视下,地面的人如蚂蚁一样密集。

    几十万人扎堆是什么概念?

    一眼看去,那无边无际。

    正好是山区,位置大概是在后世渝中区大坪一带。

    这里算是重庆相对平坦的地方了,周围树木早就被砍伐一空。

    自南往北,西至大坪,东至鹅岭一带,方圆四五公里,到处都是营寨,初略看去,至少上百个。

    然而这还只是一部分。

    因为鳌拜是分批进军,从嘉陵江上游坐船过河,大量船只来回在江面上折腾,足足运了好几天才把人全部运来。

    先来的人先安营扎寨,后来的人也要临时安营,结果就是清军这几天跟蚂蚁搬家一样,营寨热闹非凡。

    “这几天无人机侦查到清军大部队都已经渡河了,现在只留下东对岸、北对岸和南对岸留了少部分人马防止我们渡河逃走。”

    朱云峰也说道。

    老朱沉吟片刻问道:“有吴三桂的消息吗?”

    “现在还没。”

    朱棣摇摇头:“我们虽然带了几个军用无人机,能飞二百多公里。但距离太远会与控制器失去信号,我们没有建立军用级遥控基站,只有工业级遥控基站,遥控范围最多就是40-50公里。之前派出去的探马暂时也没有回来,重庆都被包围了,人不好出去也不好进来。如果派我们的人,容易暴露出真实战力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老朱点点头。

    这些他也都知道。

    之前就听说吴三桂吓破了胆子,没想到他真就吓成这样。

    鳌拜大军亲至,他居然敢不过来,有点超出预料。

    朱棣就问道:“父亲,还等他吗?”

    “还没到四五十公里范围内吧?”

    “没,每天都有无人机巡航,截止到今天还没有发现。”

    “算了。”

    老朱摆摆手,站在崖边负手而立道:“这次算他运气好,留他一条狗命多活几天,吩咐下去,准备开始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朱棣拿起对讲机,摁住对话键,大喊道:“全体注意,全体注意,我是朱棣,我是朱棣,陛下有令,开始布置!”

    正是上午时分,洪武大军遍布山林。

    最近这段时间,他们正在砍伐山上的树木,清理出一片视野好,方便操作武器的营地。

    西山,也就是后世重庆市中心的枇杷山一带,这里海拔三百多米,距离清军所在的大坪直线距离为四公里。

    山顶处的草木都已经砍光,一辆辆牵引车被拉到了山顶。负责这些车辆上山的几名千户指挥使感觉都快要了自己半条命。

    枇杷山山势虽然不陡峭,然而这些可都是105毫米口径榴弹炮,加上牵引车总重量达到了1.3吨。

    后世我们都是用车辆把火炮运输到目的地,在明末清初可没这条件,有限的卡车也没法上山,最后全靠人力和骡马运到的山上。

    此刻数百架国产AH-2型105毫米牵引式火炮排列整齐。

    几个千户最近这段时间都忙着调试以及搬运来着,前几天才刚刚把炮兵阵地给弄好,此时正坐在帐篷里喝着红牛闲聊。

    陡然听到朱棣的命令,几个千户顿时精神一振,立马站起来走向炮兵阵地,喊着将士们过来准备就绪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北面另外一座无名小山头,山顶同样被砍伐一空,整出了一片停机坪。

    这里则密密麻麻摆着数十架无人直升机。

    它的机身长三米,高一点六米,跟一台小轿车差不多。

    跟炮兵阵地那边比起来,这边可轻松太多,反正是飞上来的,自然不用太操心。

    明军大部分无人机飞手都在这里。

    听到对讲机里的声音,他们也马上开始行动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迫击炮小队,步枪小队也纷纷就位,开始向西城外方向靠拢。

    过了十分钟,朱棣在对讲机里喊道:“炮兵阵地部署如何?”

    “炮兵阵地已完成驻锄入坑,固定炮位,方向定位,部署完成,请殿下指示。”

    “弹药准备如何?”

    “已完成弹丸入膛,药筒锁定!”

    “是否已完成气象修正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